TL1A:自免潜力靶点,IBD破局者!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全球发病率持续攀升。尽管抗TNF-α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JAK抑制剂等生物制剂及小分子药物相继问世,但临床缓解率和黏膜愈合率仍难尽如人意。近年来,兼具抗炎与抗纤维化双重功能的TL1A靶点,已成为IBD治疗领域的研究焦点。


TL1A靶点的交易热潮始于2023年:


默沙东斥资108亿美元收购Prometheus Biosciences,获得其核心TL1A抗体PRA-023。该药物在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II期临床结果已于2024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目前项目已推进至III期临床。


赛诺菲于2023年10月以15亿美元引进梯瓦制药的临床II期TL1A单抗TEV-574(Duvakitug)。后续Duvakitug在IIb期试验中展现出优于安慰剂的疗效,进一步验证了该靶点的临床价值。


罗氏于2023年12月以超70亿美元收购Telavant,获得其TL1A单抗RVT-3101(RG6631)。


艾伯维紧随其后,以17.1亿美元引进明济生物的下一代TL1A抗体FG-M701。


2025年4月17日,赛诺菲再度出手,以18.45亿美元与Earendil Labs达成合作,引进两款双抗药物HXN-1002与HXN-1003,进一步强化其在IBD等领域的布局。


为何TL1A有如此魅力,引得一众MNC纷纷入局?本文将从其作用机制出发,深入探讨该靶点的治疗潜力。


TL1A简介

TL1A全称TNF-like molecule 1A,属于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成员,由TNFSF15基因编码。它在不同的免疫细胞中表达,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T细胞,以及非免疫细胞,例如滑膜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中表达。


TL1A生物学功能

TL1A在自免疫疾病中异常表达,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炎症性肠病(IBD)、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强直性脊柱炎(AS)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TL1A通过结合死亡受体DR3(TNFRSF25),可激活下游 TRADD通路。TRADD可通过调节TRAF2、RIP1促进PI3K、MAPKs、NF-κB等发挥促炎作用,通过激活FADD、RIP3、Caspase-8/3/7途径参与细胞凋亡和坏死性细胞死亡。

图1. TL1A/DR3信号通路[1]


TL1A靶点药物研发现状

目前,TL1A靶向药物的适应症主要在炎症性肠病领域(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全球多款TL1A单抗/双抗药物已进入临床阶段,进度最为领先的Tulisolibart和Afimkibart均已进入三期临床,两者在二期临床中公布的数据显示其在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且长期维持数据显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表明TL1A靶点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


表1. 部分靶向TL1A靶点药物研发进展

* 不完全统计,数据来源于网络



南模生物相关小鼠模型



南模生物长期致力于药物靶点人源化模型研究领域,针对TL1A信号通路的相关靶点开发了一系列人源化小鼠模型,并在不同背景小鼠上基于不同诱导方法建立了稳定的IBD疾病模型,可用于炎症性肠炎的临床前研究和药效评价。


表2. TL1A相关靶点人源化小鼠


hTL1A(3),目录号:NM-HU-233157


图2. 通过ELISA检测血浆中鼠TL1A (A)和人TL1A (B)蛋白的表达。


DSS诱导的hTL1A小鼠IBD模型及Duvakitug药效评估


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诱导的小鼠IBD模型是研究人类炎症性肠病的一种常用动物模型,根据诱导时间,可分为急性肠炎模型和慢性肠炎模型。Duvakitug是一款靶向TL1A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适应症为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目前处在临床Ⅲ期,是一款十分具有潜力的药物。


南模生物在hTL1A小鼠中建立了DSS诱导的慢性IBD模型,并给与Duvakitug治疗。部分数据如下:

图3. DSS诱导的hTL1A小鼠慢性IBD模型及Duvakitug药效评估。(A) 模型构建方案;(B) 临床评分;(C) 临床评分曲线下面积。


图4. DSS诱导的hTL1A小鼠慢性IBD模型及Duvakitug药效评估。(A) H&E染色结肠切片的代表性图片;(B) 结肠重量/结肠长度比;(C) 病理评分。


结果表明,给予抗人TL1A抗体Duvakitug可改善DSS诱导的IBD的临床症状。综上,hTL1A小鼠是评估抗人TL1A抗体在体内疗效的有力工具。



更多IBD模型(如:DSS诱导的C57BL/6小鼠IBD模型、TNBS诱导的PBMC免疫重建IBD小鼠模型)可点击这里查看~



如您有相关需求,欢迎拨打400-728-0660或者于微信公众号南模生物SMOC在线咨询,或致信marketing@modelorg.com,我们的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服务!



Reference:

[1] Xu WD, Li R, Huang AF. Role of TL1A in Inflammatory Autoimmune Diseas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Front Immunol. 2022;13:891328. Published 2022 Jul 14. doi:10.3389/fimmu.2022.891328



关于我们


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Model Organisms Center, Inc.,简称"南模生物"),成立于2000年9月,是一家上交所科创板上市高科技生物公司(股票代码:688265),始终以编辑基因、解码生命为己任,专注于模式生物领域,打造了以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研发为核心,涵盖多物种模型构建、饲养繁育、表型分析、药物临床前评价等多个技术平台,致力于为全球高校、科研院所、制药企业等客户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产品解决方案。






你也可能感兴趣

Tamoxifen诱导Cre-ERT2小鼠 使用指南

Cre-ERT2在无Tamoxifen诱导的情况下,在细胞质内处于无活性状态;当Tamoxifen诱导后,Tamoxifen的代谢产物4-OHT(雌激素类似物)与ERT结合,可使Cre-ERT2进核发挥Cre重组酶活性。

查看
【小鼠大学问】基因工程小鼠的命名规则

常见的基因工程小鼠可以分为两种命名方式,包括基因定点修饰的小鼠命名,比如:敲除、敲入、点突变等等,和随机转基因的小鼠命名。

查看